生態瞬間讀後感
記得在讀「太陽房子」時曾讀過一句德國諺語:「從來沒有好事情,除非有人做了好事情」,有意為台灣生態貢獻一己之力的方 老師,想要”蒐集一些臺灣原有的,或是現在沒有的東西”,也反省思考說,”臺灣還有什麼東西是值得我們做的?",就是這份愛這塊土地的心使然,讓他上山下海在所不辭。此外,因為台灣歷史文獻缺乏生態的歷史,於是他走訪台灣原住民,擷取口述的已經模糊的歷史記憶;近代的生態議題他也不忽視,不管是保育、復育和教育都是以生態實際調查為基礎來描述。
我最欣賞方老師的是那一份「知其不可為而為之」的寶貴情操,台灣很小卻物種繁多,生態多樣性十分豐富,是世界數一數二的,為什麼過去那些到處都看的到的動植物,現在卻十分稀有?使盡一切的力氣,方老師說也要把它們"全部救回來"!好事情從自己做起,也會吸引更多的人來做更多的好事情,這一份恬適的心真令人動容。
人類在大自然當中只是一個微不足道的小角色,近代卻由於不斷耗用資源,而引起了生態問題,其中又以生物滅絕的問題最嚴重。今日在相機鏡頭中瞬間捕捉到動植物的美麗倩影,是否在不久之後就再也見不到它們的蹤跡?如果因著我們的漠視而造成物種的永遠消失,屆時想要復育也不再可能!此外,人類的福祉與各物種之間也環環相扣,損失最大的永遠是號稱萬物之靈的人類!
生長在台灣的生物中,大約有1/4是全球任何其他地方所沒有的,而其他3/4物種的遺傳特徵也往往是非常獨特的。讓我們了解、保護、並永續利用這個島嶼的生物多樣性與保護台灣的自然資源,這是大家的基本義務,如果做得到,對未來子孫的福祉、健康、及安全將可能提供重大的貢獻。
我們更要重視並身體力行保護世界各地的生物多樣性,同時特別將永續性做為經濟及其他相關事務的主要考慮因子,如此將使台灣能在促進全球性了解,並改善全球人類的生活上有獨特的貢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