自古以來,我們的教育就教導我們「書中自有黃金屋」,不鼓勵年輕人在現實環境中超越自我,於是我們的文化老了,失去了走出去的精神和勇氣!
然而旋如和品文這兩個小女生,卻和我們心中所認為的現代知識青年不一樣;她們一直在尋找甚麼是「該做的事」?在該做的事情裡,「台灣青年」不能缺席,要為了台灣踏出去!於是她們找了一群志同道合,大家背景有點相似又有點獨一無二,不是為了證明自己不是「草莓族」,只有一個目標就是:到世界另一個地方,和與自然一起生存的當地人共同體會生活。
她們計畫了一種旅行,用一種近乎”貧窮”的方法,旅行的時間”長”(半年),行程的挑戰性”高”,與環境和社會的關懷較一般旅遊”深”,一般而言,稱之為”壯遊”(The grand tour)。拋棄了原先安定的工作,兩個人決意離開台灣,要到九個環太平洋的美麗島國去探尋這些因為地球暖化,海平面上升而「即將消失的國度」。
地球暖化與環境的變遷,深刻的影響到島國居民的生活;斐濟的漁夫感受到了,因為魚變少了。民宿主人感受到了,因為他的島變小了。司機感受到了,因為土地失去植物的保護,飛也似的逃下山來。學生們感受到了,因為學校沒有燈、沒有交通工具,孩子們花一個小時徒步上學,校長仍要孩子珍惜環境。作者意識到不是氣候改變了人的生活,是人改變了自己原本的生活使得氣候變遷;而這更加劇了我們對這些島國居民的虧欠,經濟高度發展的國家所造的孽,卻讓他們概括承受這樣的禍害!氣候變遷不僅自然發生變化、用水短缺、海洋生態污染、海平面上升淹沒陸地而已,還會因氣候異常引起各種疾病。有沒有發現變異病毒的流感(豬流感、禽流感等)越來越多,連抗生素也束手無策?人的渺小使得我們必須在大自然面前學習謙卑,我們是否應該再一次思考,經濟能否與環境共存共榮呢?
這些島國普遍樹根暴露在沙外;薩摩亞有大海嘯。東加土壤嚴重鹽化,居民生活貧困。萬那杜的火山灰引起許多呼吸道的疾病。Pele island的人淨灘不是撿拾人類生產的垃圾而是珊瑚屍體,而是因為荊棘海藻養分的充足,繁衍快速使得珊瑚死亡。庫克群島的人可高興了,他們的水果產期變長了,潮流紊亂鮪魚量變多了(其實這意味著世界另一側的冬天變的更暖了,有更大的失衡和影響)。
本書以我們的台灣-福爾摩沙島作為結尾,是一種反省,因為我們從來沒有以正確的角度理解我們熟知的台灣島!該是改變的時候了,我們只有這個台灣島,怎能不珍惜它啊?!
我深信這次的壯遊,對她們的人生有積極的教育意義,品文在書裡謙沖的提到”我不是也不自稱為環保份子,那樣的光環太沉重”。或許對於阻止氣候的變遷,兩個二十啷噹歲的年輕人做不了什麼,但是透過她們的感受與所見,對於這個遙遠的角落,我們不能親自去的台灣人,可以看到什麼,或許說,能思考些什麼,那她們的目的就達到了!